發明
中華民國
099110146
I 408108
含氯污染物的氧化處理方法
國立中山大學
2013/09/11
一種含氯污染物的氧化處理方法,其包含步驟:將一鐵氧礦物與一有機酸混合,以共同形成一酸性鐵氧礦物溶液;及將該酸性鐵氧礦物溶液及一氧化劑分別加入至一含氯污染物,使該酸性鐵氧礦物溶液催化該氧化劑氧化該含氯污染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污染物的氧化處理方法,尤其是一種含氯污染物的氧化處理方法。 國內陸續發現受含氯有機物污染之場址,例如桃園RCA場址、竹北場址、台灣氯乙烯頭份廠和高雄廠、新竹科學園區及高雄大寮福德廟場址等,各場址均暴露出重質非水相溶液(dens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 DNAPL)污染的嚴重性及整治之迫切性。 其中,類芬頓氧化法在不同pH值時鐵氧礦物催化過氧化氫的機制也不同。類芬頓氧化法的反應機制可分為兩種: (1)同相反應:在低pH值(pH値2~3)時,水溶液中之天然鐵氧礦物會溶解出亞鐵離子(Fe2+),再催化過氧化氫產生‧OH以氧化污染物。反應式如下: Fe2+ + H2O2‧OH + OH- + Fe3+ Fe2+ +‧OH OH-+ Fe3+ H2O2 +‧OHH2O +‧HO2 ‧HO2+Fe3+ O2+ Fe3+ + H2O2 Fe2+ + H2O2+ 2H+ Fe3+ + H2O ‧HO2 + H+ + Fe2+ Fe3+ + H2O2 ‧OH+ RH(有機物) H2O +‧R ‧R+‧OHROH ‧R+ H2O2ROH +‧OH ROH +‧OHR’COOH R’COOH +‧OH‧R+ CO2 + H2O A oxidative treatment for chloric contaminants comprises: mixing a Fe3+ oxide mineral and a organic acid to obtain a acidic Fe3+ oxide mineral soluion, adding the acidic Fe3+ oxide mineral solution and an oxidant into a chloric contaminant respectively with the acidic Fe3+ oxide mineral solution catalyzing the oxidant to oxidize the chloric contaminant.
本部(收文號1080052387)同意該校108年7月30日中產營字第1081400796號函所報終止維護專利。
產學營運及推廣教育處
(07)525-2000#2651
版權所有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使用IE 11或以上版本瀏覽器,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以上|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主辦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執行單位:台灣經濟研究院 網站維護:台灣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