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流結構進生化檢測之裝置及其運作方法 | 專利查詢

利用分流結構進生化檢測之裝置及其運作方法


專利類型

發明

專利國別 (專利申請國家)

美國

專利申請案號

13/763,620

專利證號

US 8,845,480

專利獲證名稱

利用分流結構進生化檢測之裝置及其運作方法

專利所屬機關 (申請機關)

逢甲大學

獲證日期

2015/02/03

技術說明

酵素連結免疫分析法(ELISA)為常用的檢測方法之一,且廣泛的應用在生醫檢測、食品安全檢測及環境科學應用方面。傳統的生醫檢測方式為於患者傷口處取些許樣品進行培養,檢測時間大約三天才能得知檢測結果。而後發展出以96孔微滴定盤上進行ELISA,此種方法操作上必須多次注入樣品與藥劑,操作十分繁瑣。而後有學者將ELISA移至微流體光碟上,稱作”CD ELISA”,結合依序釋放裝置來達到自動化的功能,並利用微流體系統的比表面積大與混合距離短的優點來縮短反應時間(約1~2小時),能減少試劑與樣本用量,降低成本。在2009年Cho 等人提出以蠟閥進行依序釋放的裝置,按液體釋放順序用雷射光溶解蠟使閥門開啟的方式進行CD_ELISA,此方式優點為微流閥功能穩定,能避免依序釋放順序錯誤出現之情形。然而上述這些方式皆存在著注入次數繁多的問題,在微流體光碟平行處理的概念下,通常一片光碟上設有數組微流道同時進行實驗,假設1片光碟有96組微流道,每組需注入5次試劑,總共便需注入480次試劑,為相當耗費時間且浪費人力的方式。 因此,本計專利目標為改善依序釋放裝置的穩定性,以及減少人力操作的誤差,並提高CD_ELISA的偵測訊號強度。設計中利用微流閥表面疏水改質及注入槽平均分配裝置、微流閥數量減少來改善依序釋放的穩定性。而為了改善人力操作所造成的誤差,本設計以離心力為驅動力,接著同時注入試劑,使之平均分配後進行檢測,相較於傳統醫療檢測,在此設計下的酵素連結免疫分析法大量降低了檢測成本與檢測時間。因此,本研究提出的碟片式分流檢測系統可大量簡化操作步驟及提升使用者操作方便性。預計此專利若能順利推廣成產品,可取代現有96孔微滴定盤的市場,成為下一世代生化檢測平台。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pparatus and methodology to carry out biochemical testing on a centrifugal platform using flow splitting techniques. In conventional biochemical testing, reagents need to be loaded individually into each reservoir. By using the flow splitting techniques in this invention, reagent only need to be loaded once, then, it can be evenly distributed into each reaction chambers in single or multilayer format. The invention greatly reduces the required manpower when large numbers of assays are integrated on one platform. Because of the invention, many medical examinations can be performed efficiently, thus reducing the waste of manpower, time and cost.

備註

本部(收文號1100060250)同意該校110年9月29日逢產字第1100019682號函申請專利讓與(逢甲)

連絡單位 (專責單位/部門名稱)

技術授權中心

連絡電話

(04)24517250-6811


版權所有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使用IE 11或以上版本瀏覽器,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以上|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主辦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執行單位:台灣經濟研究院 網站維護:台灣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