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
美國
12/766,930
US 8,507,207 B2
重組的核苷酸序列、包含其之細胞或載體、所編碼出之單鏈抗聚乙二醇膜抗體與包含其之細胞的使用方法RECOMBINANT NUCLEOTIDE SEQUENCE, CELL OR VECTOR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USING CELL CONTAINING THE SAME TO ENCODE ANTI-POLYETHYLENE GLYCOL MONOCLONAL ANTIBODIES
高雄醫學大學
2013/08/13
如果能追蹤基因或細胞於人類基因或細胞治療時的表現與分布,對適當調整基因或細胞治療的流程很重要,然而傳統偵測基因載體的方式具有侵犯性且僅能觀測局部性; 為了改善此缺點, 我們已發展一套非侵犯性造影系統, 此系統於細胞膜上表現辨認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的單鏈Fab抗體(single chain Fab, scFab)當作報告基因, 經由各種PEG-造影劑全身性的追蹤報告基因的表現, 以評估基因或細胞在活體表現與分布的專一性與安全性. 本報告基因以2A-self processing peptide連接抗體的重鏈與輕鏈,然後再連接到,B7穿膜區與細胞質區,以形成單鏈anti-PEG Fab膜抗體報告基因, 成功於細胞膜上表現出單鏈Fab抗體(scFab)後。藉由西方點墨法我們證實此報告基因在轉譯之後, 可以斷裂成個別的重鏈與輕鏈之後再組裝成具功能性之Fab膜抗體。經由流式細胞儀,我們也證實辨識PEG的單鏈Fab抗體可穩定表現在細胞表面(膀胱腫瘤);另外PEG修飾的探針,如: PEG-BSA-FITC 和PEG5000-SPIO (Iron oxide nanoparticle), 也證實可專一性結合至表現抗PEG單鏈Fab抗體的細胞上而非控制組細胞。更重要的是PEG-螢光追蹤劑(PEG-NIR797)在CCD光學造影下,對於異殖表現單鏈Fab抗體的膀胱腫瘤的老鼠,可專一性的定位報告基因表現與分佈 目前除了光學造影外亦積極建立(A) PEG-SPIO 奈米配合核磁共振造影, (B) PEG-F18配合正子照影等非侵犯性報告基因造影系統,本策略的成功將可提供非侵犯性全身造影,以評估基因或基因載體於活體內表現的專一性與安全性,以便加速基因載體的研發與改良,以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認證提供適當化的基因或細胞治療流程。
本部(發文號1100044017)同意貴校110年1月28日高醫產學字第1101100305號函申請終止維護專利。(高醫)
智財保護與科技管理組
07-3138030
版權所有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使用IE 11或以上版本瀏覽器,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以上|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主辦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執行單位:台灣經濟研究院 網站維護:台灣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