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波技術生產葡萄糖胺及乙醯葡萄糖胺之方法 | 專利查詢

利用微波技術生產葡萄糖胺及乙醯葡萄糖胺之方法


專利類型

發明

專利國別 (專利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申請案號

098132028

專利證號

I 399432

專利獲證名稱

利用微波技術生產葡萄糖胺及乙醯葡萄糖胺之方法

專利所屬機關 (申請機關)

元智大學

獲證日期

2013/06/21

技術說明

葡萄糖胺與乙醯葡萄糖胺能在真菌的細胞壁中被發現,而且是幾丁質與甲殼素的單體。真菌的種類包含Aspergillus sp, Rhizopus sp, Mucor sp,和 Gongronella butleri。 葡萄糖胺與乙醯葡萄糖胺也能在甲殼動物的外骨骼中被發現。從上述的來源中,利用化學萃取方法,是獲得獲得葡萄糖胺的方法之一。從蟹殼粉末或真菌來生產葡萄糖胺或乙醯葡萄糖胺,其中水解程序是相當重要的步驟。 在水解程序中,反應溫度與酸的濃度扮演重要的角色。 利用微波的電磁能當做熱能有效迅速地促進化學合成反應。微波技術能幫助工程師明顯地縮短成本費用、加速反應速率、增加產量…等。因此,在本實驗中利用微波技術來使真菌的生物產量進行水解程序來生產葡萄糖胺或乙醯葡萄糖胺,在酸性的狀況減少酸化反應時間並且節省能源。 GlcN and its acetylated form, N-acetyl glucosamine (GlcNAc) can be found in the cell wall of fungi as the monomer of chitin and chitosan including subdivisions of Ascomycotina (e.g Aspergillus sp) and Zygomycotina (e,g Rhizopus sp, Mucor sp, Gongronella butleri) One way for obtaining GlcN from those sources can be carried out with chemical extraction. In this process, hydrolysis is the important step for producing GlcN either from crab shell powder or fungal biomass.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acid concentration play important role to achieve maximum recovery and yield either for GlcN and GlcNaC. Microwave-assisted organic synthesis can be used for rapid parallel and combinatorial synthesis as heat source which is conver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 into heat by mutual interactions between media. The microwave was used to hydrolyze fungal biomass to produce GlcN in acidic condition and lead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hydrochlorination time and saving the energy.

備註

本部(發文號1100002898)同意貴校110年1月7日元智研字第1100000015號函申請終止維護專利。(元智)

連絡單位 (專責單位/部門名稱)

產學合作組

連絡電話

(03)4638800#2286


版權所有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使用IE 11或以上版本瀏覽器,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以上|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主辦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執行單位:台灣經濟研究院 網站維護:台灣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