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
中華民國
098140033
I 408258
電動力法採用雙金屬氧化物電極之再生系統
國立高雄大學
2013/09/11
本發明製備之電極,在1V/cm進行8小時之處理,其處理效果與傳統電動力所使用之碳棒做為陽極電極相較下皆可提昇1.6~1.8倍之處理效果,代表雙金屬電極其降解效能遠大於傳統電動力法之碳棒。針對不同操作流質處理效率之影響其操作條件電位坡降為2 V/cm、處理時間為8 hr以及陽極電極為RuO2-Ti 時,其處理效率分別為:0.1 M氯化鈉(69.0%) > 0.2 M氫氧化鈉(54.8%) > 0.06 M檸檬酸(48.7%),此結果顯示當氯化鈉為操作流質時效果較佳,其可能原因是因為氯化鈉在電解過程中會產生OCl-,其具有強氧化性,因同時具有OCl-以及氫氧自由基可以有效降解壬基酚,比操作流質為氫氧化鈉藉由氫氧自由基降解壬基酚效果更佳。 當操作條件電位坡降為2 V/cm、處理時間為8 hr不同之操作流質處理效率分別為本實驗中比較PbO2/Ti、PbO2-Co/Ti及PbO2/SnO2+Sb2O3/Ti由操作流質中發現,PT容易在檸檬酸中剝落,導致其效果略差於經鍍上中間層之PSST,以及在PT製程中加入Co2+可以提昇其壬基苯酚降解效果。 本發明主要移除機制可能為離子遷移,系統中之NP幾乎都由陽極端所收集。使用NaCl為操作流質時其降解效果73.2%,電力耗損約為9.64 kwh/m3,其相對高於使用氫氧化鈉60.2%之7.02 kwh/m3。同時本發明採TOC定量礦化率。針對再生效果較佳之RuO2-Ti電極及NaCl操作流質進行NP礦化率分析,結果顯示礦化率均為65%以上,代表雙金屬氧化電極對於NP之氧化有一定之成效。
依111.12.20.本會111年第4次研發成果管理審查會決議辦理 本會(收文號1110047863)同意該校111年7月26日高大研發字第1111400173號函申請終止維護專利(國立高雄大學)
研究發展處
07-5919100
版權所有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使用IE 11或以上版本瀏覽器,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以上|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主辦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執行單位:台灣經濟研究院 網站維護:台灣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