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
中華民國
106131646
I 700094
詳目 複製連結 https://twpat2.tipo.gov.tw/twpatc/twpatkm?!!FRURLI700094 更多功能 詳目影像另開視窗 減緩子宮內膜異位症及其併發症之醫藥組成物及其用途
國立中山大學
2020/08/01
子宮內膜異位症之傳統藥物療法主要利用荷爾蒙造成生理上仿效懷孕或停經的狀 況,使子宮內膜異位病灶萎縮,以達到治療效果。雖然此類荷爾蒙治療對於一般 的疼痛解除效果頗佳,然而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展,以及所引起的沾粘或不 孕現象並無任何助益,因此不是積極的治療方式。 我們的研究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及相關癌症的發展與核醣體生合成活性大量增加 有關,使用具專ㄧ性之核醣體生合成抑制劑可催化細胞的凋零死亡及可抑制其細 胞增生與移動。因此,該策略可應用於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是為積極的治療方 式。另外,針對其衍生的相關癌症也可進行預防性或直接性的治療。
產學營運及推廣教育處
(07)525-2000#2651
版權所有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使用IE 11或以上版本瀏覽器,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以上|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主辦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執行單位:台灣經濟研究院 網站維護:台灣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