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致顯影增強光同調影像之鏡頭及其系統和運作方法 | 專利查詢

聲致顯影增強光同調影像之鏡頭及其系統和運作方法


專利類型

發明

專利國別 (專利申請國家)

中華民國

專利申請案號

105137955

專利證號

I 616190

專利獲證名稱

聲致顯影增強光同調影像之鏡頭及其系統和運作方法

專利所屬機關 (申請機關)

長庚大學

獲證日期

2018/03/01

技術說明

此專利發明提出一新的方法及架構結合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微氣泡(microbubble)及聚焦式超音波(FUS)於加強光學影像對比可用於活體診斷及控制藥物釋放的整合系統。光學斷層掃描系統可非侵入式重建生物組織之三維微結構影像並可同時獲得組織的三維血管影像,而於光學同調斷層掃描系統掃描時,於血管內施打微氣泡並同時利用低強度超音波照射微氣泡使血管內微氣泡產生區域擾動進而增強散射訊號變動,再藉由擷取散射強度變動較大之區域以獲得血管影像。另一方面,在由影像結果決定病兆區域後,將提高此整合系統中聚焦式超音波的照射功率,再次配合已存在於血管內的微氣泡將可增加血管通透性,以此可提高藥物自血管釋放至周圍組織的效率,而此時光學同調斷層掃描系統仍可同步掃描監控聚焦式超音波治療成效。 This invention proposes a new method for the main and architecture in combination with optical coherent tomograph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micro-bubble (microbubble, MB) and Focused Ultrasound (focused ultrasound, FUS) in contrast to the optical image can be used to strengthen in vivo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drug release system integration. The optical tomography imaging system three-dimensional micro-structure of non-invasive reconstruction of biological tissue and can be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of vascular tissue. Optical coherent tomography system scan with microbubble administration can enhance the optical vascular contrast tomography image, therefore has potential to be applied to perform in-vivo diagnosis (IVD) of the disease.

備註

本會(收文號1110078372)同意該校111年12月27日長庚大字第1110120250號函申請終止維護專利(長庚大學)

連絡單位 (專責單位/部門名稱)

技術移轉中心

連絡電話

03-2118800轉3201


版權所有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使用IE 11或以上版本瀏覽器,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024x768以上|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主辦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執行單位:台灣經濟研究院 網站維護:台灣經濟研究院